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坐落于有“中国恐龙之乡”美誉的山东莱阳,在这里挖掘了新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鼻青岛龙骨架化石,并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恐龙化石与恐龙蛋化石,是中国少数几个“龙蛋共生”的地方,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公园是一处以白垩纪地球演化历史为主线,以白垩纪地层剖面、恐龙化石群、古生物化石为鲜明特色,同时涵盖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类型的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观光旅游价值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前身是莱阳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2010年12月获得“中国恐龙之乡”称号,先后建立了“中科院科研科普基地”、“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201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5年《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4-2025)》正式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公园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莱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莱阳白坚纪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进行了化石的保护性发掘、修复整理和研究,建设了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原址保护馆、解说标识系统,完善了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在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掘命名了属于鸭嘴龙科栉龙亚科一新属种——杨氏莱阳龙,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掘众多属种恐龙化石,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学的奇迹”。
2018年10月,命名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主体位于莱阳市的南部,包括金岗口、凤凰山两个园区和北泊子、团旺两处地质遗迹保护点。
{{parkTitle}}
2006年
莱阳市金刚口恐龙遗址(县级)地质公园成立。
2008年
中科院古脊椎所莱阳化石考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院带领科考队,在山东省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和莱阳市博物馆的协同下,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地点以及莱阳白垩系地层进行了考察。同年12月,莱阳市政府邹常厚副市长等前往中科院古脊椎所,协商有关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院地合作事宜。
2009年
签署院地合作协议,发现恐龙峡谷群。汪筱林带领科考队再次对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及其地层进行了考察,发现罕见奇特的平原恐龙峡谷群。9月初,汪筱林致信莱阳市政府,建议尽快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和国家恐龙地质公园,建设恐龙遗址博物馆;9月底,莱阳市政府邹常厚副市长与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副所长分别代表双方在烟台签署“保护性开发恐龙化石遗址、建设莱阳恐龙地质公园的合作协议”。
2010年
中科院古脊椎所莱阳化石考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院带领科考队,在山东省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和莱阳市博物馆的协同下,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地点以及莱阳白垩系地层进行了考察。同年12月,莱阳市政府邹常厚副市长等前往中科院古脊椎所,协商有关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院地合作事宜。
2010年
抢救性恐龙发掘开始,省级地质公园成立。在中科院北京分院乔均录副院长在莱阳主持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科学院——莱阳市政府全面合作会议”上,莱阳市政府邹常厚副市长与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研究员签署了“关于莱阳恐龙化石联合科考发掘项目协议”。4—7月,中科院-莱阳联合恐龙科考队对莱阳吕格庄镇金岗口青岛龙地点(1号地点)进行发掘,同时发现多个化石富集层位的2号地点并抢救性发掘。期间,组织召开多次化石保护和科普工作现场会议,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首次到莱阳考察;8月,莱阳市政府在1、2号发掘遗址上建设了保护性建筑;11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授予莱阳市“中国恐龙之乡”称号;12月,山东莱阳金刚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正式授牌。
2011年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审批,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科普基地挂牌。科学时报头版发表了“恐龙:一个经济城市的文化梦想”,全面报道了中科院与莱阳有关恐龙的院地合作新模式,以及莱阳恐龙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3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莱阳科研科普基地在莱阳成立,中科院古脊椎所周忠和所长和邹常厚副市长共同揭牌。同年,国土资源部授予莱阳首批野外科学观测基地;7-8月,科考队继续进行野外考察,对1、2号地点进行发掘,同时重点对两个地点原地暴露的化石及其遗址进行科学保护等。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2012年
化石保护试验研究取得进展。科考队对莱阳2号地点进行保护性发掘,重点对2号遗址馆出露地表的化石(第二富集层)及发掘剖面进行保护对比试验研究,发现水和温度(冰劈作用)及氧化作用是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主要原因。期间,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到莱阳考察。
2013年
中央媒体恐龙发掘现场采访报道,荣获首批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科考队重点对二号地点东侧的低洼地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第三化石富集层,在不到2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鸭嘴龙类骨骼两百多件,修理后组装两大两小4条青岛龙骨架。期间,中科院组织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莱阳恐龙发掘进行联合采访,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发表了一系列长篇报道,产生重大影响。同眠,莱阳化石地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保护产地,国家地质遗迹保护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2014年
棘鼻青岛龙50年后重回故乡,完善野外地质教学和科普教育基地。科考队继续对2号地点东侧低洼地区进行发掘,发现第一化石层,采集了大量鸭嘴龙和可能属于食肉恐龙的骨骼。8月,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翻制的两具棘鼻青岛龙骨架在50多年后回到故乡,安放在其出土的1号遗址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到莱阳考察;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环境与化石保护硕士研究生班在莱阳集中上课和参加现场发掘及修理学习。
2015年
中央媒体恐龙发掘现场采访报道,荣获首批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科考队重点对二号地点东侧的低洼地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第三化石富集层,在不到200平方米范围内采集鸭嘴龙类骨骼两百多件,修理后组装两大两小4条青岛龙骨架。期间,中科院组织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莱阳恐龙发掘进行联合采访,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发表了一系列长篇报道,产生重大影响。同眠,莱阳化石地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保护产地,国家地质遗迹保护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年代地层 | 岩石地层 |
层序地层 | |||||||||
界 | 系 | 统 | 群 | 组 | 段 | 代号 | |||||
新 生 界 |
第 四 系 |
全新统 |
|
沂河组 |
潍北组 |
山前组 |
|
Qhy |
Qhw |
Qsq |
|
临沂组 |
Qhl |
|
|||||||||
黑土湖组 |
Qhh |
||||||||||
更新统 |
山前组 |
Qsq |
|||||||||
中 生 界 |
白 垩 系 |
上统 |
王 氏 群 |
金岗口组 |
|
K2j |
Ksq5 |
||||
红土崖组 |
三段 |
K2h3 |
|||||||||
二段 |
K2h2 |
||||||||||
一段 |
K2h1 |
||||||||||
辛格庄组 |
二段 |
K2x2 |
Ksq4 |
||||||||
下统 |
一段 |
K2x1 |
|||||||||
林家庄组 |
吴各庄段 |
K2ljw |
|||||||||
石砾段 |
K2ljs |
||||||||||
青 山 群 |
八亩地组 |
|
K1b |
|
|||||||
后夼组 |
K1h |
||||||||||
莱 阳 群 |
曲格庄组 |
|
K1q |
Ksq3 |
|||||||
龙旺庄组 |
K1lw |
Ksq2 |
|||||||||
水南组 |
K1s |
||||||||||
止凤庄组 |
K1z |
||||||||||
林寺山组 |
K1l |
||||||||||
瓦屋夼组 |
K1w |
Ksq1 |
|||||||||
古 元 古 界 |
|
|
荆 山 群 |
陡崖组 |
水桃林段 |
Htds |
|
||||
徐村段 |
Htdx |
||||||||||
野头组 |
定国寺段 |
Htyd |
|||||||||
祥山段 |
Htyx |
||||||||||
禄格庄组 |
光山段 |
Htlg |
|||||||||
安吉村段 |
Htla |
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胶东半岛所在的古大陆位置分布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形成“莱阳盆地”,或称“胶(州)莱(阳)盆地”或“莱(阳)诸(城)盆地”。多水湿润的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实在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和侏罗纪,这里还是处于隆起状态,自然水系分布较少,基本没有接受沉积,化石自然稀少。只是进入到白垩纪,这一地区开始逐渐形成断陷盆地,接受冲积一河流相沉积。随着盆地的进一步发展,湖盆面积扩大,同时也产生厚厚的以湖泊和河流为主的沉积,期间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莱阳地区现富含化石的下白垩统莱阳群和青山群。到了晚白垩世,湖盆变浅,主要以冲积一河流沉积为主,形成了富含恐龙和恐龙蛋的王氏群红层。
莱阳盆地是一个呈北东——南西走向的中生代陆相盆地,主要发育下白垩统莱阳组、青山组及上白垩统王氏组,与其下伏地层元古界荆山群、太古界胶东群和上覆地层下第三系均为不整合接触。中生代地层厚达5293m,其中莱阳组1232m,青山组厚801m,王氏组厚度大于3260m。岩层走向基本上为北东向,在盆地边缘或受构造控制,常呈北西向或东西向地层倾角从15°-30°不等,一般为20°左右。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向,如即墨一郭店断裂,北西向及东西向二级断裂十分发育,破坏了地层的连续性。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莱阳的白垩纪地层不仅非常发育,而且出露连续和完整。下白垩统莱阳群、青山群和上白垩统王氏群的典型剖面都集中分布在城郊四周,地质时代大约从距今1.3亿~7000万年左右,是研究白垩纪地球演化和生进化最理想的地区之一。
1、莱阳群(约1.3亿~1.15亿年前)
不整合沉积于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基底之上,主要以灰色、灰绿色页岩,粉砂岩等湖泊沉积为主。从这些地层中发现了一些鱼类、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特别是在北泊子、团旺等地点的水南组页岩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
2、青山群(约1.15亿~8000万年前)
主要以红色的砂砾岩、泥岩等河流沉积与安山岩、玄武岩和凝灰岩等火山沉积为主。在红色沉积中发现了恐龙、翼龙、蜥蜴和龟等脊椎动物的化石,还见到了双壳类、腹足类和植物化石等。莱阳群和青山群的生物化石的组合面貌属于热河生物群。莱阳群的生物组合与热河群十分相似。这两套地层中富含化石,有着很大的科研价值和潜力,随着进一步的野外调查和发掘,相信会发现更多类似于辽西热河生物群的保存完整精美的重要古生物化石。
3、王氏群(约8000万~6500万年前)
以红色、紫红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夹灰绿色砂砾岩。在这套河流沉积为主的地层中富含以鸭嘴龙为代表的莱阳恐龙动物群和种类丰富的恐龙蛋化石群,同时伴生有龟类,以及双壳类、腹足类等和植物碎片。
热河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生活在中生代晚期(晚侏罗世(J3)/早白垩世(K1),跨越约1800万年),分布于中国热河地区的一个中生代动植物化石群、生物群。1938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提出“热河动物群”概念,1962年,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建立“热河生物群”概念。
热河生物群初始以“戴氏狼鳍鱼—东方叶肢介—三尾拟蜉蝣”为代表。此后,日本学者在这套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如满洲龟、满洲鳄、矢部龙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辽宁西部地区陆续发现了20余个门类,数以千计的精美古生物化石。特别是以保存许多生物的软体组织特征而闻名于世,包括恐龙、鸟类、翼龙和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羽毛、毛状物和毛发,以及许多生物中都保存的软组织结构如皮肤印痕、软骨结构、角质喙等动物及各类陆生植物(含被子植物,著名的种类有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化石。因此,热河生物群被称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是世界级的化石宝库。
热河生物群属于中生代,因此是一个既充满生气、又承前启后的生物群。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早期,世界大多数地方还是海洋。而亚洲东部地区已抬升为陆地。那时,辽西一带淡水湖泊星罗棋布,气候湿润。各种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的裸子植物高大茂盛,高等开花被子植物也开始出现。湖泊中,鲟鱼穿梭;湖畔沼泽中,螈、蟾、龟、鳄等两栖类、爬行类四处游走;翼龙、恐龙及原始鸟类迅速进化;五尖张和兽、金氏热河兽等原始哺乳动物大量繁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结构。
热河生物群代表性动物
热河生物群最初以狼鳍鱼—三尾类蜉蝣—东方叶肢介为代表,现在中华龙鸟、羽王龙、小盗龙、孔子鸟、热河鸟等,已经成为热河生物群新的标签。
狼鳍鱼
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属于骨舌鱼超目。为热河生物群的主要成员,北票最多。狼鳍鱼化石一般保存完好,属静水环境下的原地埋藏。似有群游习性。
狼鳍鱼体长一般在10厘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背鳍位置靠后,与臀鳍相对,其前有上神经棘。头部膜质骨具有薄间光质层,尾正型,圆鳞。牙齿尖锥形。
三尾拟蜉蝣
稚虫属较大型的昆虫,头显大,三对族细长,具一对膜质翅,虫体腹节具有游泳用的鳃。尾部具有3个细长的尾须,十分显著。三尾拟蜉蝣为水生昆虫的典型代表,生活在较清澈的水中,游泳能力不强,捕食其它中小型水生昆虫。一生大部分时间为幼虫状态,成虫陆生,飞行能力差。成虫一经孵化,很快死亡。所以该类化石所见大部分都是幼虫状态。
东方叶肢介
东方叶肢介是一类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的小型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鳃足纲。叶肢介具左右两瓣几丁质外壳,多呈斜卵形、半圆形、椭圆形等,长一般不超过20毫米,小的仅1~3毫米,大的可达42毫米。壳呈浅琥珀色,或为褐至褐红色,半透明,有光泽。两壳大小及形状相似,壳顶位于壳的前方,背缘较直,以肌肉韧带相连,有的背缘或生长带的两端延长成刺。壳面一般具有细而规则的生长线。相邻两条生长线之叶肢介间的生长带数目不等,少者几条,多者数十条,带上常有瘤状、网状、线状、树枝状等微细壳饰,壳饰特点是叶肢介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有的种类且有少数几条粗强的放射脊,自壳顶或中部向前腹缘、后腹缘或顺背缘延伸。叶肢介外壳外形颇似双壳类,但后者壳为钙质、具铰合构造、无微细壳饰等可以区别。叶肢介软体包在左右两瓣几丁质壳中,在头后有闭壳肌与壳瓣连接。软体分头、胸腹和尾3部。头上有一对无柄的复眼,复眼之间的靠下方还有一个单眼。第一触角一般细小,第二触角强壮多节,分为双枝,呈长鞭状,是主要的行动器官。
五尖漳河兽
五尖张和兽化石于 1993 年发现,以化石捐献者张和的名字命名属,以其牙齿的上下臼齿都有 5 个齿尖的形态结构命名种名。
五尖张和兽是一个咀嚼方式以上下臼齿对咬为主的单系类群。其上、下颌各有 3 颗门齿、1 颗犬齿和 2 颗前臼齿,上臼齿为 5 颗,而下臼齿为 6 颗。前部齿列有明显的齿隙,上、下臼齿均为双根。三角座上三个呈锥形的主尖构成一个近于对称的锐角三角形,而齿冠为长大于宽的三角形。牙齿唇侧光滑无齿带,舌侧亦无明显齿带且在舌侧端各有一小的锥形尖。头骨及下颌特征显示该动物中耳部分已存在 3 块听小骨。颈椎7 枚、胸椎13 枚,腰带细长,荐椎及前部尾椎具宽大的横突。间锁骨退化为小的等腰三角形;胸骨呈薄而宽的片状,不分节;锁骨为微弯曲的棒状,与进步的肩胛骨构成可滑动关节;乌喙骨退化成肩臼前缘的突起。至少有9块腕骨。
满洲龟
满洲龟1942年由日本人远藤隆次(R.Endo)和鹿间时夫(T.Shikama)命名。特征是头骨低平,鼻骨小,前额骨在中线相遇,颧骨未进入眼眶,方轭骨贴于方骨外侧,翼骨外突发育良好,后腭孔部分以上颌骨为边界,耳柱切迹向后方开口。其背甲低平,椎盾六边形,第三椎盾后沟与第五、六椎板间骨缝重叠,具发育的上臀板,腹甲缩小退化呈十字型,具腹甲侧窗。
中华龙鸟
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北票四合屯,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层原始绒毛。其牙齿内侧有明显的锯齿状构造,头部方骨还未愈合,有四个颈椎和13个脊椎,尾巴几乎是躯干长度的两倍半,属于兽足类科。中华龙鸟是鸟类的鼻祖;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具有很低飞行能力的初鸟类,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型动物。
孔子鸟
孔子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孔子鸟(和会鸟)借以与始祖鸟,胁空鸟龙(Rahonavis)和热河鸟(Jeholornis)(这三种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恐龙,另一些是鸟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是骨性尾的缩短和最后几节尾椎融合成为尾综骨。
莱阳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的关系
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在莱阳地区赋存于下白垩统莱阳群和青山群。热河生物群的核心分布区在辽西及其周边的冀北和内蒙古东南部,发现大量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蜥蜴类、龟类、离龙类、翼龙类、恐龙类)、鸟类和哺乳类和被子植物等化石,尤其带毛恐龙、鸟类、翼龙、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等的发现一次次轰动世界,在鸟类的起源与演化、羽毛的形成、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翼龙的演化与辐射和被子植物的起源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莱阳群目前已经发现并记述的主要化石有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其中狼鳍鱼和中华弓鳍鱼是热河生物群的典型代表。莱阳群的昆虫、双壳类、腹足类和叶肢介等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都非常丰富,已经研究的植物化石计有约20属34种,昆虫有300余种,还发现莱阳足迹等恐龙脚印化石。
青山群中已经发现龟鳖类、翼龙类、角龙类和蜥脚类恐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翼龙化石的层位,其中鹦鹉嘴龙等化石是热河生物群的主要化石类型之一。青山群的已知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角龙类的鹦鹉嘴龙,翼手龙类和宽边北山龟等。
在莱阳早白垩世沉积中发现的化石,大部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如谭锡畴发现并由葛利普研究的狼鳍鱼和昆虫化石,前者是组成热河生物群的三个标准化石之一,后者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的昆虫化石,由此揭开了我国古昆虫学研究的序幕。由杨钟健等发现并初步报道的翼手龙类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翼龙化石。从沉积特征和已经发现的化石记录来看,有理由相信,随着野外考察和发掘的深入,莱阳地区的莱阳群和青山群完全有可能发现更多更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对于深入研究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起源、演化和古地理分布,以及一些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